友善列印
校園

中原大學設計憶意生輝教案 為消失的社區留下記憶

2025-09-08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中原大學學生團隊學校上課情形。(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學生團隊學校上課情形。(中原大學提供)

 

如果學校、社區,都要消失了,能用什麼方式,將他們留下呢?中原大學學生以行銷及企管的專業,編寫《憶意生輝》學習手冊,並進入校園授課,透過教育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社區,也能在未來社區不見後,仍然能記住過去的時光。

 

 

桃園航空城用地徵收,土地上的社區居民及學校陸續遷走,未來整個社區建築與學校都將消失,中原大學廣告行銷服務課的學生團隊,特別為社區的學生設計一套《憶意生輝》學習手冊,從社區裡福海宮的信仰文化到黑貓中隊的空軍故事,一一介紹,手冊結合了故事、插圖和互動活動,並前進在桃園市大園國小、內海國小及大華國小展開授課,帶孩子們一步步認識家鄉的過去。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學生楊育任表示,航空城用地很大,社區的文化、學校都要消失,小朋友未來都不知道家鄉的歷史,覺得可惜,因此他們決定編寫手冊,針對中高年級設計,內容以小書搭配簡報的方式,透過課程讓小朋友了解何謂土地徵收及家鄉的故事等,而課程最特別之處,是使用「ORID反思單」引導學生觀察、感受、解讀、行動,整理自己的想法,把故事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理解。

 

楊育任說,教學過程學生的回饋與發想天馬行空,有人想要賺很多錢把故鄉買下,有人想要為故鄉拍攝紀錄片,令人感動。

 

中央大學的團隊利用專業,協助大海社區的民眾將記憶留下,更是首次登上講臺,成為老師,企管系學生楊喬茵說,由於不是教育專業,因此規劃課程前特別徵詢國小教師,並花很多心力溝通及討論,對小學生上課也跟大學生不同,常常會有突發狀況,且小朋友的討論太熱烈,還要將課程引導回來,這都是很大的不同與挑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