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國際跨域學位學士學程原住民族專班」今(1)日正式揭牌,為原住民族學生打造特色學程,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多元跨領域能力的未來人才,並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與生活資源支持原住民族學生的發展。
教育部主任秘書林柏樵表示,「國際跨域學位學士學程原住民族專班」的成立,希望能帶給原住民族學生更寬廣的國際視野,透過相關資源工具與課程發展,引領國人與國際感受到臺灣原民文化的美好,
專班課程採用問題導向學習(PBL)與社區導向學習(CBL),結合理論與實作,鼓勵學生深入思考社會議題,並將所學應用於實際情境中。學程設有「三導師制度」,由學術導師、職涯導師及生活導師共同輔導,全面支持學生的學業成長與個人發展。在四年的學習歷程中,學生將逐步了解自身興趣與潛力、學會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全球趨勢脈動,並將專業能力轉化為社會貢獻,成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推動者。
此外,專班為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與跨領域能力的原民人才,將透過4年的跨領域課程設計與國際交流經驗,學生不僅能探索興趣、強化實作與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拓展視野並深化自我認同,在世界舞台上建立文化信心,成為促進原住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