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主辦的《啟航與定錨:2025南島文化國際論壇》,將於10月16日至18日在臺東舉行。活動三天集結近50位原住民族藝術家、文化實踐者與國內外學者,從語言、藝術到文化資產,帶領民眾一同思考臺灣南島文化如何走向未來。論壇自9月1日開始報名,邀請對南島文化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長李吉崇表示,2025南島文化國際論壇的主題是「啟航與定錨」別具意義,象徵臺東作為南島文化的「發軔」與「基地」。今年論壇比去年一天,共安排2場專題演講、4場主題論壇、1場青年論壇與1場世界咖啡願景館,內容豐富多元,而且邀請很多相關領域的人才參與,從在地經驗到跨領域對話,展現南島文化的力量與活力。
李吉崇處長指出,兩場專題演講邀請到深耕原住民族研究,並且和臺東有深厚淵源的國際學者。10月16日登場的法國學者齊莉莎博士(Elizabeth Zeitoun),研究臺灣南島語言超過30年,將分享畢生致力在臺灣研究與保存南島語言的心路歷程,希望透過分享能讓聽眾理解語言研究的社會價值與文化意義。
10月17日,來自日本櫻美林大學的中生勝美教授則以影像文化為題,帶來珍貴的鹿野忠雄拍攝的蘭嶼影像,解析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歷史變遷,也帶領大家從影像中重新認識蘭嶼的過去與未來。
李處長說,主題論壇部分,將以「社會力」、「藝術行動」、「文化資產實務」、「臺東與世界南島互訪」四大主題展開。來自不同領域的原住民族講者,包括工藝、音樂、藝術、文化推廣等實踐者,將分享第一線的行動故事與經驗。
其中,特別邀請參與今年帛琉傳統航海計畫的張也海.夏曼與李政政等人,分享他們如何透過海上航行與太平洋南島族群交流,開展文化外交與族群連結,見證臺灣與世界南島語族之間跨越海域的深層連結。
第三天登場的「世界咖啡願景館」與「南島青年論壇:家園守護行動」將聚焦公眾參與及青年觀點。前者透過開放式對話,收集與會者對臺東與南島未來交流的構想;後者則由汪智博帶領臺東青年,分享對南島家園的想像與實踐行動,激盪對南島家園的想像與行動力。
「南島文化不是過去式,而是我們共同的未來」臺東縣文化處期盼透過這次論壇,讓民眾看見臺灣南島文化的深厚價值,也透過國內外學者的觀點與在地行動者的分享,開創臺灣與南島語族更緊密的文化合作與知識共構平臺,也讓臺東成為南島文化交流的重要據點。
更多詳情請至《啟航與定錨:2025南島文化國際論壇》官方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