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114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今天(28日)舉行贈獎典禮,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記者蘇瑞雯、張毓芹與周明慧以「不老英雄,和世界拼一場」專題作品,榮獲佳作肯定。
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是為了表彰並鼓勵媒體工作者的努力與貢獻,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妙熙法師表示,這個獎項的意義,是在啟發媒體對真實事件中的光明面,報導那些充滿善意與美德的故事,身為一個媒體人在報導的時候,通常是從黑暗之中找到光明,因此在許多的作品當中,就是從黑暗中看到光明,很感謝大家能透過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將光明面結合在一起。
臺北總臺團隊成員中的張毓芹表示,專題作品報導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許多不老英雄的故事,感謝電臺的支持與同仁們一起努力,讓教育電臺能以不同的方式,參與這場世界級的比賽,這個專題希望帶給大家的不只是賽事紀錄或獎牌光榮,更希望透過這些不老英雄的故事,傳達出年齡不是限制,熱情與堅持才是無價的資產,不管幾歲都可以實踐夢想,保有對運動的熱愛。
教育廣播電臺臺長黃月麗也擔任114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贈獎典禮的頒獎人,黃月麗臺長表示,恭喜所有得獎人,尤其學生組,在激烈競爭中能受到評審委員青睞的作品,不僅在主題上要創新,在內容報導上廣度與深度一定要兼具,藉用星雲大師的話,這些獲獎的學生是好苗子,恭喜獲獎的新聞傳播系學生,這個競賽藉由學生組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議題,也讓學生在報導獎的實作中,從特定族群的需要中看到新聞報導的價值。
為了鼓勵大學新聞傳播相關科系學生參與,並培養未來媒體人才,今年同樣有學生組競賽,得獎人也有來自教育電臺的工作者,如廣播媒體類學生組特優由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葉詠泓、李宇翔以「雙視共融:翻開閱讀新視界」獲得,葉詠泓目前為教育電臺臺東分臺「貝克唱片行」節目主持人,葉詠泓表示,會想做這個主題是因為之前有做過身心障礙者自我倡議的議題,對於障礙者閱讀平權有特別關注,因此製作這個報導,感謝臺灣大學的教授與國臺圖的委員們來支撐報導完整性,也發現其實在閱讀平權發展上臺灣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電視媒體類學生組佳作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陳品勻、王芷榕以「守島者-Matsu」獲獎,陳品勻說,感謝評審與主辦單位的肯定,馬祖對很多人來說只是地圖上的一小點,但對我們兩人來說是有溫暖、有故事的島嶼,拍攝的過程,特別走進村落,跟著擺暝遶境,遇見那些默默守護文化的人,每一個笑容和堅定的眼神,都讓自己覺得看見文化傳承的力量,也希望大家看完影片之後,對馬祖有新的印象,感受到「守島者」的溫暖與毅力,陳品勻目前為教育電臺新聞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