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電子煙來戒菸,無疑是請「請鬼拿藥單」,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部長顏啟華引用國內最新調查指出,電子煙常以各種風味降低民眾戒心,反可能提升抽菸頻率,甚至演變成紙菸、電子煙的雙重使用者,而國外研究已證實,雙重使用者罹患肺癌風險較不吸菸者高四倍。
「2025年戒菸習慣調查」是今年6月間針對330名、18歲以上曾有紙菸或電子煙使用習慣的民眾進行網路調查。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部長顏啟華表示,民眾容易低估電子煙危害性,有六成為紙菸、電子煙的雙重使用者,且大部份誤認為「電子煙的健康危害較紙菸低」,進一步探究原因,前三名理由分別為「缺乏刺鼻氣味」、「認為電子煙不含焦油成分」、「無法清楚計算用量,讓人覺得抽的不多」。
顏啟華部長說明,電子煙危害不亞於紙菸,不僅會釋出多種致癌物質,研究也指出,雙重使用者罹患肺癌的風險為不吸菸者的4.36倍,且雙重使用者比僅抽紙菸者罹患肺部疾病風險也高出1.47倍,千萬別以為電子煙可以用來戒紙菸,否則恐帶來更大健康傷害。
顏啟華部長強調,菸癮是可以治癒的,不論是紙菸、電子煙或加熱菸的吸菸者,都應該以正確方式來戒菸,建議尋求專業的戒菸衛教與給藥措施。若搭配使用尼古丁替代療法可大幅提高戒菸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