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第56屆世界兒童畫展今(17日)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共有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烏茲別克等41個國家參加,有來自國內5萬多件、國外1萬多件作品報名參賽,最後選出國內特優獎88件、優選獎256件,國外金牌獎25件、銀牌獎35件、銅牌獎60件。得獎作品將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的第三展覽廳及美學空間,展出至8月24日,歡迎各界蒞臨參觀。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致詞時表示,自己小時候也非常喜歡畫畫並參加許多比賽,但不是以得獎或成為畫家為目的,而是透過色彩與線條,表達自己心中的世界,並從中獲得創作的養分。藝術與美術教育能讓人成長過程更加多元與豐富,對未來發展也有助益。
張廖萬堅次長指出,世界兒童畫展自舉辦以來,已有152個國家參與,今年再增加2個國家,堪稱國際間歷史最悠久的兒童創作比賽。今年第56屆,共有41個國家參展,海外投稿件數超過1萬件,國內則有5萬多件,顯示這項比賽備受重視。經過激烈評選,國內特優作品有88件,優秀作品256件;海外部分則頒發金獎25件、銀獎35件、銅獎60件,競爭相當激烈。入選作品也將由主辦單位藝術教育館永久典藏,並與世界各國交流。世界兒童畫展不僅是臺灣推動美術教育的重要舞台,更透過比賽促進文化、美術及教育的國際交流,拓展創作視野。
以作品《地底大違建》拿下特優獎的臺中市文山國小的林宥辰表示,因為喜歡火車和地鐵,利用去年暑假搭了日本的地鐵,思考為何日本的建築技術這麼厲害可以挖這麼深,讓人可以通勤,所以以列車下的地底世界做為發想創作,並融入喜歡的動物兔子,表達人類與動物共存的理念。
如果想欣賞更多兒童畫的故事,即日起至8月24日止,可前往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第三展覽廳及美學空間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