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今天(16日)在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舉行頒獎典禮,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在「廣播新聞報導獎」類別共有兩件作品獲獎,分別是鍾麗香、廖芳瀅的《無人機暨永續綠產業文化力-系列報導》,以及臺東分臺詹凱雯、呂宜臻的《一個有尾巴的夢:小米開花,文化發聲》。
鍾麗香、廖芳瀅的作品《無人機暨永續綠產業文化力-系列報導》於教育電臺《老个好!老个靚!》節目播出,以客語及華語播送,關懷樂齡族群,讓長輩認識國家重要產業發展、綠色交通旅遊,以及SDGs永續發展目標中的潔淨能源,並以淺顯方式傳達永續理念,推動世代共融。
臺東分臺詹凱雯、呂宜臻的作品《一個有尾巴的夢:小米開花,文化發聲》,則探討布農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作品透過繪本創作結合口述歷史與童年記憶,呈現布農族與小米之間深厚的文化連結,彰顯勤勞、分享的價值觀,以及敬天愛地、與自然共生的生活哲學。
詹凱雯表示,希望透過報導,讓更多人了解原民青年返鄉不僅投入工作,也積極參與文化傳承與食農教育,期盼鼓勵更多人投入永續與文創產業;同時非常開心能運用廣播的溫度與故事的力量,讓文化轉譯進入大眾視野,展現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的使命。
中華新聞記者協會理事長袁天明指出,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邁入第14屆,展現協會持續推動文創新聞報導的決心。他強調,臺灣文創產業擁有人文底蘊與多元文化融合的優勢,未來可透過產官學合作,推動文化內容數位轉型與國際行銷、深化地方創生與文化場域再造,期望善用中華文化的深厚能量,打造具韌性與永續性的產業發展,提升全球影響力與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