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東校友會主辦的首次聯展--「初聚」,即日起到8月24日止在臺東藝文中心展出,由於內容相當豐富精彩,深獲各界好評,校友會召集人陳冠年歡迎各界朋友踴躍前往欣賞。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東校友會召集人陳冠年表示,這次展覽以「初聚」為名,象徵臺藝大臺東校友們在2023年中秋首度集結,共同成立臺東校友會的情誼開端,也呼應每位藝術家曾在臺藝大校園與藝術初次相遇的靈感時刻。展覽作品多元豐富,涵蓋油畫、書法、插畫、影像、陶藝、多媒材藝術等多元形式,體現藝術在東部土地上的深化與延伸。
「初聚」為主題聯結的聯展,展覽藝術家包含臺灣具有現代到後現代風格的在地資深藝術家、大專院校教授學者、新銳藝術創作者,藉由各種藝術表達形式來表現,這次聯展也呈現每一位參展藝術家的個人風格。
參與這次展覽的美術與民族學跨界學者林建成,熱愛文學藝術,關心後山土地與人文,專研臺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已出版18本著作,個展與田野實踐並進,他的畫,充滿田園與原住民的情感,以一系列水稻組曲作品表達春夏秋冬不同的稻田風貌。
臺東高中退休的美術教師林勝賢,介紹自己的黑潮系列作品說,所有的浮生物都在黑潮裡,它帶給大家很多文化的訊息,以及創作的思維。
王昱心的專長是原住民族當代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長年投入陶藝創作、策展與教學,她展出的陶藝作品「打陀螺」,充滿生命力。她說,「打陀螺」是鄒族在春天喚醒大地的一種傳統儀式,希望未來在臺東這片土地上,可以喚醒更多人來做創作。
文化處李吉崇處長指出,臺藝大校友們長年於臺東藝文、建築、音樂、教育等領域耕耘,從部落文化實踐到公共藝術、從教育現場到設計創作,每位創作者皆以其獨特視角,融入在地生活的體察與情感,讓藝術不再僅止於畫布與展牆,而成為臺東文化風景的一部分。
「初聚」不只是一次藝術展覽,更是一場記憶的重聚與情感的再連結,參展者包括:陳冠年、謝貴文、林建成、徐晴山、林勝賢、王昱心、汪冠廷、卓奕婷、陳以柔等人,期盼透過這次展覽,激發更多臺藝大校友的創作能量,也讓觀賞者看見藝術在臺東持續發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