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北市肥胖孩童4成有脂肪肝 落實健康生活可遠離肥胖

2025-08-13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臺北市衛生局呼籲家長重視孩子肥胖問題,全家一起落實健康生活

臺北市衛生局呼籲家長重視孩子肥胖問題,全家一起落實健康生活

脂肪肝不是成年人獨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黃啟南主任表示,臨床發現,體重過重的孩童也可能罹患脂肪肝。根據統計,臺北市112學年度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率為18.82%,臺北市衛生局指出,兒童體位健康將影響成年後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家長應從飲食、身體活動及睡眠方面著手,帶領孩子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

 

黃啟南主任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中,7-12歲兒童的過重及肥胖率為26.7%,顯示約每4名學童就有1名過重或肥胖。肥胖影響到的不是只有外觀,還包括潛藏著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提高未來心臟疾病和中風的風險;另外也有4成以上的肥胖兒童經檢查後有脂肪肝的問題,將造成身體慢性發炎。更值得注意的是,肥胖兒童還可能面臨交友等社交問題,甚至還有霸凌等情況發生。

 

黃啟南主任強調,孩童體重過重可以透過健康生活型態的調整予以改善,像是曾有位11歲的個案的BMI值高達29,接近極度肥胖,除了膽固醇過高外,還有脂肪肝、肝功能異常的問題。後來在醫療的協助和家人的陪伴下,整個家庭一起改變飲食、活動和生活習慣後,這名個案BMI明顯下降,脂肪肝的情況改善,包括膽固醇和肝功能指數也恢復正常,整個家庭都變得健康且有活力。因此,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鼓勵家庭依循國健署「我的餐盤」建議,讓蔬菜跟水果能夠佔食物中的大宗,喝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每天有60分鐘以上的活動,建立持久的運動習慣。此外,還要讓兒童每天能有9至12小時以上的充足睡眠,降低肥胖機率。

 

臺北市衛生局表示,家長如果想了解孩子是否屬於健康體位,可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輸入孩子的性別、年齡、身高及體重,即可判斷孩子的體位狀況。衛生局也推出「均衡飲食.健康長大─我的健康餐盤親子學習單」親子抽獎活動,鼓勵臺北市幼兒園中大班、國小學童與家長一起檢視日常飲食內容,上傳學習單到活動網站,還有機會抽中超市商品禮券、野餐帳篷、不鏽鋼分隔餐盤或有機棉餐袋等多項實用好禮。活動詳情或兒童健康體位相關衛教,可上臺北市衛生局官網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