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113年十大死因統計,肺癌已連續21年高居癌症死亡人數首位,占癌症死亡總人數1/5,且肺癌在發生人數、死亡率等,均為所有癌症之最。顯見肺癌防治的成效,是「健康臺灣」願景能否實現的關鍵指標,更是領航達成2030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政策目標的基石。
國健署自111年7月推動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鎖定肺癌家族史與重度吸菸者,114年起擴大至更多高風險族群。衛福部長邱泰源指出,3年累計21萬人次受檢,揪出2,506例肺癌,逾8成為早期,晚期比例降7倍,肺癌發現的早,治療效果才會好,第一期肺癌五年存活率有95%,但到了第四期只剩下10%。
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張文震也特別強調,呼應國家癌症治療三箭策略,肺癌防治政策必須確保「早期篩檢、精準診斷、早期治療」三大環節無縫接軌。健保體系應盡早規劃,及時關注並滿足早期肺癌病人的治療需求,讓篩檢、診斷、治療銜接完善,補齊這塊尚未完善的關鍵拼圖,才是真正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發揮篩檢投資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