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10天的國健署新署長沈靜芬今天(11日)接受媒體專訪,透露接掌國健署契機,是參與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讓她從單純的第一線醫療從業人員,轉而有較多機會參與政府相關的公共政策議題。不過,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組成主要都是民間專家,自己目前身為中央機關首長、性質偏向業務單位,已向府方請辭。
新任國健署署長沈靜芬表示,「覺得接任國健署好像也不是偶然」,因為本身是兒童感染科醫師,除了兒童感染性疾病之外,對於疫苗注射、預防醫學等也有許多參與,過去也和臺南市衛生局、學校合作倡導疾病預防的概念。對於第一線醫師、學者進到公部門,自己總是滿滿的敬佩,因為公部門為了國民健康,做了很多努力,包括科學實證、政策規劃及落實等,牽動非常多層面,希望跟團隊一起努力,把賴清德總統健康臺灣的政策能夠落實到臺灣的民眾,讓民眾更健康。
接下署長一職,不再只是面對病人,而是貢獻所長、為國家效力。沈靜芬署長強調,不論是加熱菸議題、人工生殖法修法,還是其他國健署的各項業務,都有非常專業認真的團隊一起執行,有專家把關審核會議。她希望,能夠將慢性病預防、癌症篩檢、健康促進等議題帶進民眾的生活裡。
現場媒體追問,成大醫院院長是否有給出相關建議?沈靜芬署長說,自己是道地臺南人、成大土生土長的孩子,所以校長、院長都給予她很多祝福,也對自己有所期望,並引用成大醫學院的創院院長黃崑巖所說的「Before you become a doctor, be a man」,也就是「在當醫生之前,你必須要先成為一個人」,其實所有的成大人,都被訓練要有人文社會關懷,以病人為中心,師長們除了勉勵之外,也希望學生貢獻所長、為國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