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跨海醫療牽線 中山醫大與印尼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5-08-08 發佈 劉文珍 臺中
中山醫大與印尼大學將在進行聯合研究、臨床實作等五大面向合作。(圖:中山醫大提供)

中山醫大與印尼大學將在進行聯合研究、臨床實作等五大面向合作。(圖:中山醫大提供)

臺中中山醫學大學與印尼大學(Universitas Indonesia, UI)8日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教師互訪、學生交換、課程共構、聯合研究與臨床實作等五大面向展開合作。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表示,雙方預計於半年內完成實施細則簽署,啟動一系列教學與臨床接軌的行動計畫,全面強化臺灣醫學教育在新南向區域的國際能見度。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表示,印尼大學為東南亞指標性學府,兩校皆設有附設醫院,教學與臨床資源高度互補。此次合作讓雙邊交流邁入新階段,未來將拓展至公共衛生、AI醫療與護理等領域,並推動雙聯學位、短期交換及COIL 國際合作線上課程等具體項目。他也指出,附設醫院將成為印尼學生及轉介病患的重要臨床實作基地。

 

印尼大學校長Heri Hermansyah則高度肯定中山醫大在臨床與教學整合上的專業表現,並期待在4天的拜訪行程中,實地了解中山醫大的師資培育、實習訓練與跨科協作機制,以進一步深化雙邊的實質合作。

 

中山醫學大學與印尼大學的合人乍是建立在多年的「新南向口腔醫療合作計畫」基礎上,而擴大合作的契機,則來自一件跨國轉診的國際醫療案例。

 

一名患有嚴重的下顎前突(戽斗症)與恆牙發育遲緩的15歲印尼少女,因當地缺乏正顎手術技術,治療7年未見成效,經由印尼大學國際長Nia Ayu Ismaniati Noerhadi聯繫下,成功轉介到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口腔醫學院接受治療。

當時面對棘手個案,國際長Nia Ayu Ismaniati Noerhadi 回憶轉診過程時表示,第一時間便想到中山醫大;而參與個案轉介的中山醫大牙醫系教授高嘉澤指出,病患抵臺台後,由口腔醫學院院長陳俊呈負責牙冠延長等前置處理,高嘉澤則針對咬合異常、牙列擁擠與骨性戽斗,設計完整矯正與手術計畫,彭芷瑜教授主責正顎手術。治療目標在於恢復咀嚼功能與臉部比例,協助患者重拾自信、回歸生活。

高嘉澤教授說,醫療不只是技術支援,更是專業信任與跨國合作的實踐。此案不僅展現精準醫療的應用,也為新南向國際醫療邁出具體一步,更促成兩校MOU的簽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