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舉辦「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進入第2週的週間,除了核心展覽「臺灣光譜」持續在VS.空間展出,位於中之島由安藤忠雄操刀設計的建築空間童書之森,「臺灣繪本、佮意啦」繪本展也創造了親子觀眾共讀的另類場景。
「臺灣繪本、佮意啦」以50本搭配上日文翻譯的臺灣經典繪本,呈現臺灣原住民、民間故事、生活、食文化、宗教、藝術工藝、自然等7大主題。在繪本展出外,連續2個星期的週五至週日,將分別帶來野孩子肢體劇場的「默劇演出—虎姑婆」及巴雀藝術的「室內樂feat.讀繪本」演出,讓平面的創作成為立體化的展演。
首先在今天(8日)登場的是野孩子肢體劇場,團長姚尚德說,選擇將《虎姑婆》帶來日本,其實也是源於他從小對虎姑婆這首歌恐懼的印象,但其實後來才發現繪本中的《虎姑婆》故事,原來有許多不同的版本。這次演出選擇王家珍、王家珠版的《虎姑婆》,希望透過默劇撇除「可怕」的語言後,讓孩子們腦中留下對「虎姑婆」可愛的印象。
「臺灣繪本、佮意啦」展期橫跨整個「We TAIWAN」,將持續在中之島童書之森展覽至8月20日,8月15日至17日來自臺灣新竹的巴雀藝術與大阪在地臺灣媽媽將一起演出《室內樂 feat.讀繪本》。配合入館政策,參觀展覽及參與活動都須先於「童書之森 中之島」官網申請入館。更多活動詳細資訊請見「We TAIWAN」官網,並追蹤「We TAIWAN」X、「We TAIWAN」Instagram關注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