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教育部「師培雙軌補助計畫」 臨床教學實踐與學術研究同步升級

2025-08-04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教育部「師培雙軌補助計畫」 臨床教學實踐與學術研究同步升級

教育部「師培雙軌補助計畫」 臨床教學實踐與學術研究同步升級

教育部114年持續推動「師培大學領域教材教法人才培育計畫」,分別補助第一類「領域教材教法臨床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及第二類獎勵「領域教材教法研究學術論文獎勵」兩類子計畫,今年徵件共計有26所師資培育大學的教師、博士生與國中現職教師投件,兩類子計畫共計80件申請案,審查通過件數計35件,通過率約為4成,共有15校31位教師獲得支持與肯定,第一類臨床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經費最高新臺幣23萬元,第二類論文獎勵最高5萬元,共補助約525萬元。

 

此計畫自113年轉型辦理,獲得各校踴躍投件支持,114年起擴大補助範圍,除了新增技高群科領域外,開放中小學現職教師參與。其中技高群科領域獲獎人、國立中興大學教授陳姿伶提出的研究計畫中,運用了「反向師徒學習社群」,藉由教學社群共備、共學的方式,讓教師與師資生在角色上彼此轉換、互為師徒來發展農業群師資生的教學知識;另外114年度投件者結合了新興議題如AI、STEAM、SEL等重要議題導入教學設計,如:科技領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張玉山教授以生成式AI融入STEAM設計思考教案設計,讓師資生能具體應用在教案設計與教學上;語文領域淡江大學陳淑玲助理教授則以人工智慧(AI)導入中學國文科教學設計,產出AI融入教學模組優化教學設計;另外,綜合活動領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謝淑敏副教授以社會情緒學習融入中學綜合活動教材教法課程,引導師資生發展與設計 SEL融入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等,均具有創新特色。

 

另外,在第二類領域教材教法研究學術論文獎勵的評選中,今年共計有13篇優秀期刊論文獲獎,「特優」獎項殊榮者共4篇,「優等」6篇及「佳作」3篇。這些論文在領域教材教法的研究上展現高度的學術創新與實用價值,對於推動師資培育各領域教材教法研究量能均具有重要貢獻,進一步擴大研究影響力。

 

本屆「師培臨床教學實踐研究及論文獎勵計畫」中,共有四位學者表現卓越,同獲兩大類別獎項,榮登「雙冠王」行列—分別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張玉山教授、洪麗卿助理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謝淑敏副教授,以及國立屏東大學謝妃涵副教授。四位學者在領域教材教法研究與教學實踐創新上皆展現深厚功力,從教學設計、課程轉化到現場應用及研究輸出,成功打造兼具理論深度與實務價值的教學模式,為師資培育注入嶄新能量。

 

教育部表示,為了深化並擴大補助師資培育大學於各領域教材教法臨床教學實踐研究成效,除鼓勵未來研究計畫結合相關論文投稿平臺發表研究成果外,自今年起亦將結合「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前一年度(113年)獲補助之研究計畫及獲獎論文進行成果發表,以擴大教材教法計畫之研究成果分享與交流機會,進一步促進師培大學在各領域教材教法人才培育上的整體發展與共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