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死亡率持續位居我國癌症死因之首,源於肺癌早期無明顯徵狀,等到身體出現顯著症狀時已多為晚期。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肺癌若能在0期或1期及早發現,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以上,但若延誤至第4期則驟降至僅一成,說明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衛生福利部自111年起,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自114年起擴大辦理,提供更多高風險族群篩檢服務,這三年來肺癌的篩檢服務已有21萬多位民眾接受篩檢,並找出5,206為確診者,其中早期發現者佔2,069位,佔比83%,顯示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有助於翻轉肺癌的分佈比例,讓民眾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
國健署表示,公費肺癌篩檢人數逐年提升,截至6月底,114年相較於113年同期篩檢數已提升62.4%,服務民眾在疾病未進展至晚期前及時發現並治療,延長壽命並提升生活品質。至今,肺癌篩檢已幫助許多高風險民眾早期發現肺癌,並為眾多家庭帶來了治療的希望,不僅可以拯救一條生命,也同步扭轉個案家庭的未來。
肺癌篩檢政策至今已滿3週年,目前有207家醫院可提供肺癌篩檢服務,全國22縣市皆有醫院可進行篩檢。除了定期接受肺癌篩檢,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也呼籲,應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主動戒菸、遠離空氣污染、保持健康飲食和作息,以減少肺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