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海科館與科博館打造三天兩夜海陸營隊 孩子變身海洋守護者

2025-07-29 發佈 蘇瑞雯 臺北
學員於台中科博館學習鯨豚在海中的最後一餐吃了哪些東西。(海科館提供)

學員於台中科博館學習鯨豚在海中的最後一餐吃了哪些東西。(海科館提供)

今年夏天,教育部所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首度攜手合作,共同規劃「雙館齊夏-好海子出任務」夏令營活動,結合古生物學、海洋生態與人文教育,為國小四年級至國中二年級學童打造一場橫跨時空、探索生命演化與海洋保育的沉浸式學習之旅。

 

海科館表示,本次兩天三夜的營隊,從臺中科博館「鯨掘」特展出發,孩子們透過標本觀察與實驗操作,深入了解鯨豚如何重返海洋,以及海洋生物的構造與適應奧秘。緊接著,營隊移師基隆海科館,進入潮境保育區及智能海洋館,走進長潭里漁村,與自然親密接觸、聆聽海人故事,並於夜間展開解謎任務,守護海龜回家的旅程。

 

參與學員反應熱烈,來自臺中東明國小的葉同學開心表示,很喜歡所有課程,食物也很好吃,三天二夜讓我們參加很多有趣的活動;來自東海國小的李同學也興奮分享,課程非常豐富,還能看到活的生物,真的超開心。另一位黃同學則說,在科博館學到白海豚會隨年齡改變體色,在海科館最喜歡解秘深海夜,因為在黑漆漆的博物館玩解謎遊戲很刺激。

 

海科館展教組主任宋祚忠博士指出,這次營隊充分整合科博館豐富的自然史典藏與敘事專長,及海科館的海洋生態教育資源與公民課程設計實力,不僅讓孩子們在寒暑假多一個優質營隊的選擇,更開創博物館間跨域合作的新里程。宋博士也表示,期盼未來能與更多博物館攜手推出結合特色的寒暑假營隊,讓學生能持續透過博物館平臺學習與探索。

 

海科館館長王明源表示,「雙館齊夏-好海子出任務」為海科館首次與臺中科博館合作規劃的營隊,主題從「遠古海洋」一路延伸至「現代海岸」,為孩子們打造一場知識與冒險交織的海陸探索任務。活動中,學員們不僅夜宿海科館兒童廳,還有機會與飼育員近距離交流,觀察潮境明星生物,從解任務到團隊合作,在知識學習之餘,也養成環境關懷的行動力,真正從「認識海洋」走向「守護海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