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唱又跳跳,臺中市大楊國小小朋友在暑假期間透過「藝術美感育苗計畫」創新好玩的藝術生活美感教案,探索在地美感及體驗藝術活動。小朋友滿足於自己利用大自然素材,發揮創意,一起「三個尋找畫家的畫中人」;營隊長臺南大學鄭凱瀚則表示,看到小朋友散發出的光芒,讓自己收獲到滿足與快樂。
校長陳盈達表示,大楊國小地處偏鄉,藝術教育資源缺乏,透過教育部藝術美感育苗計畫,藉由營隊,讓孩子遊戲過程中深度體會多元藝術,同時發現,原來藝術這麼好玩。
臺南大學戲劇創作應用學系碩士班鄭凱瀚隊長說明課程安排,結合音樂視表演與在地地文化,大楊國小的舞龍、油庫與戰鬥機為主題,讓小朋友連結生活情境進行體驗。
六年級的林宥希說,利用大自然素材進行大地遊戲的闖關,讓他學到很多;
四年級曾城睿說,踩汽球活動中,學到不要推擠和拉扯,注意安全。
三年級楊秉瀚說,喜歡「樂在劇中」,將瓶子裝進綠豆,搖來搖去變成一首歌,很開心。
營隊長鄭凱瀚驚艷於偏鄉學童豐富的想像力,同時提到,偏鄉藝術資源少,希望將自己熱愛藝術帶給小朋友,今年第三次服務每次在小朋友身上發出來的光,覺得感動,收獲到滿足與快樂。
大楊國小學務組長候政光認為,各大學藝術菁英帶領學生進行藝術學習活動,讓學生接觸更多面向藝術學習學活動外,還有團隊合作精神。
成果發表這一天,大楊國小小朋友將營隊學習的音樂、視覺與表演,精采演出,在地特色舞龍、戰鬥機和油庫,透過圖畫、樂器以及設計,呈現在師長面前;透過營隊發現,創作繪本「三個尋找畫家的畫中人」,不只是畢卡索,還有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