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寶桑國中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再度攜手合作,今年暑假推出為期六天的「寶桑涼一下」美術營,主題為「機遇障礙」,引導50位國中生跳脫傳統思維,讓學生不依賴過往創作習慣,從限制中尋找屬於自己的表達自由。
營隊由師資培育中心老師吳玉鈴帶領,結合來自美術、戲劇、舞蹈、音樂、電影與新媒體藝術等科系的大學生,共同設計一系列跨領域課程,她表示,「學美術的學生難免會經歷創作焦慮,而在學校接觸到的都是技法上的訓練,希望透過遊戲、自由的方式,讓孩子能享受創作」,同時也讓大學生與小朋友在教與學的創作中一起成長。
營長、就讀美術系的曾名澤表示,課程包括「機遇音樂」透過紙骰子等遊戲方式即興創作;「障礙性繪畫」使用綁著奇特鐵絲的畫筆進行創作,作品變得更具突破性;「光影劇場」親手打造劇本與場景,將光與影轉化為舞臺;「魔藥學」以自然染料結合吹畫創作,搭配收集環境聲音混音成個人聲音作品,再用紙飛機裝置展出,以及透過身體律動的舞蹈、戲劇課程等,他說,「本身比較內向,而美術系也偏向個人創作,但透過營隊團隊合作、互動,自己也有所成長。」
寶桑國中學生們在這次經驗中,顛覆對「畫畫」、「藝術」的想像。林同學說,可以使用碳筆、鉛筆、壓克力顏料等不同媒材來創作外,還學習肢體語言表達情感;呂同學從肖像畫課程中,學會仔細觀察他人的特徵並加以描繪;楊學生則分享,「我以前到哪都要戴口罩,但這次願意把口罩拿下來了,因為我覺得別人的眼光沒有那麼重要。」
寶桑國中輔導主任唐協政感謝北藝大團隊第二度深入校園,為學子帶來了不同於平日學校課程的刺激與學習體驗,更透過難得的跨領域合作,拓展了學生的藝術視野與創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