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青少年社交活動高峰期,也是容易因為好奇而吸食電子煙的時候,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電子煙使用率雖略有下降,但國中及高中職生仍有3.2%和6.3%曾使用,提醒學生,抽電子煙最重會開罰1萬元,切勿以身試法。
近年電子煙興起,加上菸商往往宣稱危害較低,容易使人掉以輕心,國健署表示,暑假期間,青少年、學生與同儕出遊或外出時,更容易因好奇或受影響而嘗試。依據國民健康署國人及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統計,113年大專生電子煙使用率為3.8%,比111年的5.3%有些下降,112年高中職生、國中生電子煙使用率為6.3%、3.2%,也比110年的8.8%、3.9%下降,不過,電子煙的問題,仍需要重視。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日前在健康促進學校頒獎典禮上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雖然青少年使用電子煙有下降趨勢,但這個問題仍然需要關注,國健署會持續與教育部合作,進行拒菸宣導。
國健署表示,電子煙與加熱菸目前都是違法產品,依「菸害防制法」規定,除對製造或輸入業者、廣告業或傳播媒體業者有重罰外,供應類菸品或其組合元件,處新臺幣1萬元至25萬元罰鍰;使用類菸品者,處新臺幣2千元至1萬元罰鍰,提醒民眾與學生切勿以身試法。
國健署也呼籲家長,多關心孩子的行為,多留意孩子身上是否有不明用途的電子產品、不明的氣味,或是有不明的花費,如果發現孩子的情緒及行為發生變化,也要提高警覺,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