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的創意,也能成為智慧財產專利,新北市教育局攜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師公會及多所大專校院,共同啟動「專利星鏈計畫」,宣布升級推動全國唯一以「專利教育」為核心的高中職創新課程政策,串連北北基桃,打造跨校共學的智慧財產教育協作網絡。
新北市自112學年度推動專利教育,廣受師生熱烈迴響,至今已有19件學生專利申請成功。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114學年度起進一步升級為「專利星鏈計畫」,除了技術型高中之外,首度納入普通高中,並擴大邀集基隆、臺北與桃園三市共同參與,啟動四大核心行動,校校設置專利教師、推動AI+專利實作課程、促進與科大及產業育才鏈結、建構北北基桃創新共學平臺,讓智慧財產素養向下扎根、向上延伸。
發布會中展示多項學生專利作品,包括泰山高中榮獲高雄、首爾及東京國際發明展多項大獎的「居家復健遠距管理系統」、「自動清潔裝置」、「智慧居家照護系統」等專利成果。機械科三年級學生蔡子齊分享,團隊從生活問題出發進行設計,希望以創新回應真實需求,讓科技更貼近生活、服務社會。會中同時頒發「專利教學種子教師」證書,鼓勵教師在智慧財產教學領域專業深耕,為學生創造發明舞臺。新北高工主任汪師弘表示,研習課程規劃完善,從智慧財產概念、申請流程到課程實踐皆具高度實用性,有效提升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專題與保護創新成果的能力。
教育局表示,未來將持續與經濟部及產官學界合作,擴展專利教育規模與深度,拓展國際鏈結與產學接軌,協助學生以創意為起點、以專利為跳板,發展具全球競爭力的創新能力。此外,教育局將辦理「AI應用專利實作營」課程,涵蓋AI輔助專利檢索與實作,預計辦理7月28至29日與8月11至12日共兩梯次,開放國中9年級及高中1、2年級學生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