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北市成功高中昆蟲館設專區 緬懷「蝴蝶爺爺」陳維壽老師

2025-07-22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陳維壽老師熱心推動昆蟲保育與研究,並在成功高中成立昆蟲館

陳維壽老師熱心推動昆蟲保育與研究,並在成功高中成立昆蟲館

臺北市成功高中擁有亞洲館藏最為豐富的「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由國寶級蝴蝶專家陳維壽老師推動成立,展示4萬多件的昆蟲標本外,並進行生態教育推廣。陳維壽老師在今年6月辭世,享壽94歲,成功高中全校師生除了表達哀悼之意,也將持續推動館內教育活動,鼓勵師生進一步投入昆蟲研究、展覽解說、保育推廣,以實際行動延續陳維壽老師對昆蟲保育的熱愛和貢獻。

 

有「蝴蝶爺爺」稱號的陳維壽老師,1931年生於臺北大稻埕,是成功高中校友,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成功高中劉晶晶校長表示,1965年返母校任教,擔任生物科教師,並致力於蝴蝶標本維護與生態研究,在他的眼中,蝴蝶不僅是美麗的生物,更是生態系統指標與教育資源。除了教學與展示,陳維壽老師熱心推動保育與研究,曾與白水隆教授共同發表臺灣新蝶種—馬拉巴綠蛺蝶,並投入珠光鳳蝶復育工作,撰寫《追蝴蝶的人——陳維壽的七十年蝴蝶夢》等數10本著作深受業界敬重。

 

成功高中劉晶晶校長說明,陳維壽老師以個人收藏為基礎,並結合學校與臺北市教育局資源,於1971年建立原始昆蟲博物館,1980年起進行生態教育推廣,1990年起加入互動展示與講座,2009年落成於成功高中綜合大樓3樓的全新「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成為全球首創兼具標本、科學教育與蝴蝶民俗特色的綜合館舍,館內收藏超過4萬件標本、展示蝴蝶生態與人蝶關係的歷史變遷,吸引許多國內外遊客參觀。

 

成功高中圖書館主任陳國泰表示,「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館內收藏種類繁多,包括臺灣本土及來自非洲、中南美、東南亞等地的蝴蝶與甲蟲,還有許多珍稀品種的展示,像是雌雄同體的「陰陽蝶」。學校將昆蟲館視為學校重要教育資產,為每屆高一新生規劃「昆蟲館之旅」,由生物老師或館員進行導覽,課程中也融入環保與保育議題;學校也曾開設「標本維護」微課程,讓學生親身參與修復與保育工作。為接待國際師生的參觀,學校也規劃雙語導覽課程,培訓成功學生擔任導覽員,為外賓解說。目前昆蟲館對外開放參觀,採團體導覽預約。

 

劉晶晶校長並表示,為緬懷陳維壽老師,學校特別在昆蟲館設立一個專區,陳列老師的著作與生平簡介,以茲追思。未來規劃製作紀念短片,讓參觀昆蟲館的訪客能透過影片快速了解陳維壽老師對昆蟲保育與教育的深遠貢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