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學生具備國際觀與多元競爭力,臺北市持續推動國際交換生學習計畫,每年選送國中九年級至高中二年級學生赴國外交換學習一年。114學年度共計選送25位學生出國,其中13位前往加拿大、12位前往美國。
臺北市教育局為協助即將出國的交換學生更有信心面對異國生活,特別舉辦行前交流分享會,邀請113學年度返國學生現身說法,分享寄宿家庭生活、外國學校課程與活動、文化適應及人際互動經驗,同時提醒即將出國的學生注意行前準備與文化差異的挑戰。
自加拿大返國的西松高中羅同學表示,在當地學會了與多元文化背景的人相處與尊重差異。她指出,無論在寄宿家庭或學校,良好的溝通是關鍵,放下偏見、尊重差異,才能建立深層連結。她也分享嘗試參與音樂劇演出、打籃球,甚至創立羽球社等經驗,突破過去從未想像的挑戰,都已成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赴美交換返國的西松高中洪同學則提到,他積極參與商業競賽(FBLA)、網球、健身等活動,也參與戲劇與音樂劇表演,甚至隨校隊滑雪。同時他與寄宿家庭建立深厚情感,也親身體驗美國文化與生活節奏,語言能力大幅提升,直言這個機會是用有限資源換來無限可能。
來自北一女中的廖同學分享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交換生活。她坦言初到異鄉面對語言與文化障礙,曾感到沮喪,但選擇勇敢迎接挑戰、投入社團、參與表演與比賽。她表示,這段旅程雖不完美,卻因與朋友共度而成為最珍惜的一年,未來會永遠記得十五歲的自己,獨自在異鄉成長,蛻變為更勇敢成熟的人。
教育局楊淑妃專門委員指出,世界與教育型態都在轉變,學生的學習場域也愈趨多元,因此114學年度交換計畫也調整方式,改為學生先通過評選,再決定派赴地區,期望學生在一年交換期間能突破文化隔閡、汲取新知、擴大國際視野,成為獨立成熟的國際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