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北市復興高中以VR模擬霸凌情境 讓情緒教育更有感

2025-07-16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復興高中運用VR沉浸式影像技術,讓學生能透過第一人稱視角,置身於真實校園情境中

復興高中運用VR沉浸式影像技術,讓學生能透過第一人稱視角,置身於真實校園情境中

臺北市推動社會情緒學習(SEL)課程,以創新教學結合智慧科技,推動「SEL360-社會情緒學習空間智慧教案推廣計畫」。臺北市立復興高中將課程運用虛擬實境(VR)360度沉浸式影像技術,讓學生能透過第一人稱視角,置身於真實校園情境中,跳脫傳統紙本教材與單向講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程的參與度和學習動機。

 

姜韻秋老師說明,「SEL360-社會情緒學習空間智慧教案推廣計畫」由戲劇班學生拍攝反霸凌影片,透過虛擬實境(VR)360度沉浸式影像技術,讓學生能透過第一人稱視角,置身於真實校園情境中,例如面對同儕衝突、校園霸凌、情緒挑戰等關鍵時刻。當學生戴上VR眼鏡後,不只是觀看影片,而是「進入」場景中,透過情境模擬與角色體驗,啟動情緒覺察與同理思考,體認到原來霸凌是這麼可怕的事。

 

姜韻秋老師表示,課程引導學生從受害者視角出發,感受言語與行為帶來的心理影響,接下來進行小組討論、角色扮演與情緒辨識練習,學生不僅提升理解力,也強化問題解決與責任感。課程也建立學生道德觀,讓學生學習為他人著想,像是使用完VR眼鏡後,學生會主動擦拭,方便下一個人使用;或是上完課後會擺放好桌椅,這些都是學生在上完課後的改變。

 

復興高中學生劉家妍表示,透過VR教材,讓她能真實體驗被霸凌的感受。上完情緒教育課程後,她懂得如何管理情緒,像是和他人討論有爭執時,內心情緒即將爆發之際,她會先停下來冷靜思考,如果對人發洩情緒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或是個人要承擔的責任。

 

臺北市教育局指出,臺北市從113年起已全面推動SEL,各校以跨領域方式整合SEL元素,融入多門學科,並搭配情緒教育週活動、主題書展、講座、電影欣賞等多元方式,激發學生的情緒覺察與表達能力。北市國教輔導團及學科教學中心,研發並實施適齡教案,113年已出版《社會情緒教育智能錦囊國小篇》,並將逐步編撰國中與高中版本,確保完善學習資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