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臺日蘭花文化相遇 史博館「臺灣蘭花百姿-臺北展」開幕

2025-07-15 發佈 蘇瑞雯 臺北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史博館提供)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史博館提供)

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日本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跨國策劃的「臺灣蘭花百姿-臺北展」舉行開幕式,即日起展覽至9月7日,以臺灣蘭花為主軸,集結臺日兩地跨越不同時代和媒材的作品,是史博館重新開館後,首次的國際跨域合作策展。

 

文化部表示,「臺灣蘭花百姿」展於今年2月至6月間在東京首展,史博館於7月接棒,除了延續東京展的成果更擴大展覽規模。展覽連結國內外眾多館所,共同呈現蘭花在文人精神、原住民族文化、近代植物學發展與當代園藝產業中的多重意義。史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博物館除了典藏有形的文物之外,也要典藏無形的文化資產,這次特別詮釋了臺灣原住民鄒族有關金草蘭對他們傳統文化的影響。

 

文化部說,展覽呈現「蘭」是日本植物學家爭相命名的對象,也曾是民間藝術家書畫裡必備的意象。史博館「臺灣蘭花百姿」展希望能藉由展品帶領觀眾穿越時空,以蘭花這個特別的載體,重新認識屬於臺灣多元的故事。文化部部長李遠致詞表示,整個展覽就是一個藝術家、科學家與探險家相遇的過程。希望年輕人可以來看展,可以看到植物的變遷,不同文化的相遇,還有發現許多他們所不知道的臺灣。

 

此次展覽規劃五大展區,內容涵蓋臺灣蘭花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從清代書畫中的「君子之蘭」,到日治時期日本學者對蘭科植物的系統採集與研究,再到近代蝴蝶蘭形象的流行與應用,展現蘭花在不同時代的文化意涵與藝術價值。展覽精選多位藝術家的蘭花創作,包括溥心畬、張大千等文人畫名家的傳統水墨蘭畫,嶺南與海上畫派在臺灣的寫生作品,以及陳進、席德進等畫家的獨特風格之作。另外,東京大學出借的明治時期山田壽雄、高屋肖哲等人原畫,及罕見的蘭花攝影玻璃底片與腊葉標本,都是首次在臺亮相的展品。

 

除了展覽本身,史博館也設計一系列活動,包含抽獎、蘭花人格測驗、主題集章活動,以及多場導覽、講座與「蘭花療育體驗」、走讀活動,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能深度認識蘭花背後豐富的文化脈絡,一同走進蘭花的世界中。

 

教育電臺實習記者陳姿穎在臺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