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深波分館與好好園館攜手策劃「孤獨世代」展覽,8日舉辦開幕儀式,啟動長達六個月的孤獨探索行動,弘光科大表示,展覽結合在地教育資源,由孤獨世代老人福利與長期照顧事業系投入產學合作,希望透過教育資源與在地連結,讓更多青年學子參與社會議題、實踐社區共好。
「孤獨世代」展覽以「在陌生的人群裡找到自己」為核心策展理念,轉化為展場空間中的六大孤獨型態體驗,包括角色孤獨、關係孤獨、數位孤獨、情緒孤獨、存在孤獨與社會孤獨,透過感官設計、任務卡與互動場域,邀請民眾穿梭於展覽與圖書館藏書書櫃之間,甚至走進街區,實際與人互動,體會溫柔的接納與連結。
沙鹿深波圖書館表示,圖書館積極與在地各單位攜手合作,將閱讀融入生活實踐,為孤獨議題打造出「行動型展覽」的新典範;除了靜態展覽之外,也規劃一系列孤獨議題影展,邀請好好園館住戶與有本書房店長參與分享,透過影像與對話,引導民眾看見孤獨的多種樣貌,激發更多理解與共鳴。
此外,展期內將發放「孤獨任務卡」,鼓勵觀展者以任務方式完成展覽體驗,並與沙鹿街區中 20 家以上的特約店家串連,讓展覽不再只是牆內展示,而是成為生活的延伸。
好好園館創辦人紀金山表示,「孤獨」已成為全齡世代共通的生活議題,但卻長期缺乏正面理解與公共語言。「孤獨世代」展覽希望打破標籤與汙名,讓每位觀展者都有機會與自己的孤獨相遇、共處、再連結。在這個展覽中,每個人都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擁有答案,只需要勇敢走進來。
根據 2024 年臺中市社會局統計資料,在沙鹿地區,65 歲以上長者中有近 28%獨居或長時間單獨生活,青壯年族群中則有高達 34%的民眾表示,一週內沒有與任何親友進行深度對話。數據顯示,社區中存在著龐大的「潛在孤獨人口」,急需有系統、有溫度的公共對話與行動,讓孤獨得以被理解、被看見、被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