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快時尚造成舊衣成為垃圾的問題,逢甲大學學生組成「再寵生活」團隊用創意設計與手工技藝,將二手舊衣與企業邊角布料,華麗變身成為寵物服飾與配件,讓衣物的生命得以延續,寵愛衣服也寵愛寵物,同時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魏彰志老師開設的通識課程,要以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目標,透過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逢甲大學國貿系的宋翊綾在選責的是第12項責任消費與生產目標,解決以快時尚造成舊衣成為垃圾的問題。課程中,不斷的腦力激盪,從包包想到地毯,再想到毛經濟堀起,市場上極少做用舊衣回收再製寵物用品,因此,國貿系宋翊綾說,決定再一次寵愛衣服和寵物,「再寵生活」就此孵化。
在原料的收集上,國貿系的蘇芷暄介紹,團隊從一開始的二手衣物,透過臺中市社會創新實驗基地媒合,擴展到企業的邊角布料。在獲得品牌企業肯定,提供雨衣邊角料,讓團隊成員十分欣喜,蘇芷暄說得到老廠牌的回應,讓她們知道,不去嘗試,永遠都不會知道結果。
不過,一開始,沒有經驗的他們,真的發現很多困難。國貿系蔣艾霓說,國貿和金融系的他們,不了解布料與縫紉,在舊衣回收時,真的是造成很大困擾。她形容,打開募集二手衣,看到貼身衣物真的欲哭無淚
除了環保愛地球的核心理念,「再寵生活」團隊進駐臺中市社會創新實驗基地,參與商品的設計、品牌經營或是企業管理等課程,同時獲得顧問群、業師的協助,鏈接達新工業獲得雨衣邊角料之外,更鏈結了弱勢婦女就業的德蘭工坊,不僅是達到了環保議題,也讓弱勢婦女就業,實現他們原來在學校所學,並體驗SDGs。
目前「再寵生活」的產品有貓咪和狗狗的產品,像是雨衣、背心以及領巾、領帶 蝴蝶結跟大腸頸圈等,線上在蝦皮搭建平台,線下也有寵物專賣店的攤位。由於永續環境的精神受到肯,產品也廣受消費者喜愛。
展望未來,蘇芷暄說希望朝客製化方向邁進,同時希望在販售寵物產品時,也辦理環境教育課程講座,在手做課程中,讓小朋友也能接觸到環境永續的概念
。
蘇芷暄很開心,「再寵生活」即將迎來2.0版本,加入了設計系的同學高書柔,優化再寵生活的產品。高書柔正是因為認同「再寵生活」學姐們的理念,決定以他設計專業加入這個團隊,他說,這不只是為了團隊力也是為了臺灣。
一路陪伴的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魏彰志鼓勵青年朋友,「再寵生活」團隊實踐原本只是課堂上的想法,落實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