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十六屆廣達游藝獎」,今天(5日)舉行頒獎典禮暨導覽達人決賽。今年共有來自全臺22縣市及海外吉隆坡臺灣學校的1,641位學生報名參賽,經過初賽與複賽激烈競爭後,國小與國中組各有6位選手進入決賽,最終選出各組3位首獎及3位優等選手。
教育部說明,自103年起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共同推動《游於藝》計畫,至今已邁入第12年。基金會長年致力於教育創新,透過「藝術教育」、「科技教育」與「創新教育」三大計畫,協助學校與師生提升學習動機與問題解決能力。教育部次長朱俊彰致詞時感謝廣達長年投入藝術教育,讓中小學師生有更多機會親近與理解藝術。113學年度巡展已遍及全臺22縣市250所學校,培訓約4,000名導覽小尖兵,總參與人次達23萬,並落實108課綱核心素養精神。
廣達電腦執行副總暨雲達科技總經理、廣達文教基金會董事楊麒令指出,真正的跨域學習需全力以赴,不是點到為止而已。基金會秉持「教育為根、藝術為本、科技為用、創意為法」理念,積極推動多元教育方案,迎接AI時代挑戰。
執行長徐繪珈則分享,目前《游於藝》計畫已在多所校園發展AI教學應用案例,例如嘉義市嘉北國小以POE平台打造AI小助手,協助高年級學生訓練知識表達能力;花蓮縣花崗國中透過ChatGPT潤飾導覽稿,提升語言表達;臺南市立人國小則將名畫口語描述交由AI生成圖像,引導學生比較差異、理解AI作畫原理,深化科技素養。
除學生競賽外,「行政推手獎」也表彰積極推動藝術教育的學校及師長,包括桃園市同安國小江彩鳳校長與呂美慧主任、國立臺東大學附小黃雪萍校長與蔡佩津主任、臺東縣寶桑國小柯佳伶主任。江彩鳳校長自107學年起擔任游於藝計畫同盟盟主,已促成桃園市105校次參與展覽,遍布12行政區,並於110學年起拓展至中學校園,促進在地藝文連結與學生參與。
本屆頒獎典禮同時頒發「游藝亮點獎」,由各縣市盟主推薦,計有13校獲卓越推廣典範學校、6校獲創意教學典範學校,並表揚114學年度參與計畫、規劃巡展250場次的19個縣市盟主,展現各地對藝術教育的積極投入。
教育部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113至117年),結合民間資源,讓美感經驗融入各級教育現場,提供多元藝術學習機會,擴展學生視野,深化美感教育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