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立東華國中位處偏鄉,人口老化嚴重,大多數學生在高中畢業以後都會到外地求學、工作、甚至成家,而東華國中的老師希望從教育的角度切入,讓孩子在離開家鄉之前更認識這塊土地,強化對家鄉的認同感,因此設計跑跑人闖關活動,讓學生在寓教於樂中學習。
東華國中老師莊雅涵說明,學生從7年級的地理課竟會開始學習看地圖、方位及比例尺等,實際走進大茅埔的社區,像個冒險者一樣運用手中的地圖和腦中的知識,一關一關地解開謎題,走出一條屬於他們自己的學習之路。
東華國中位於大茅埔社區,在發展史上也很精采,清朝時,因為位處於漢人和原住民的交界地帶,族群衝突不斷,為了讓村莊具備防禦功能,小小的社區可是經過精心規劃過的,以三山國王廟為中心,兩邊還有護城河、有圍牆等。
學生劉珊珊同時表示,在跑跑人闖關活動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道關卡是找「花樹下」,那裡原本真的有一棵樹,那棵樹死掉之後就立了一塊板子,故事的由來是,以前這裡的漢人跟原住民發生過很多衝突,有人採取了極端的方式把藩人掛死在那棵樹上,以現代的角度來看會覺得這種方式很殘忍,但是她也因此更能理解祖先為了守護家園有多麼拼命,她覺得很感動。
學生楊士奇說,他對先賢張寧壽很敬佩,不僅帶先民來此開墾,還捐出自己的土地和財產,因為先民們的努力他們現在才可以在這裡長大,透過有趣的課程,他親身體驗到社區的結構、歷史及先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