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端午佳節,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於今(27)在成農花田餐坊舉辦「魚粽果香慶端午 幸福成功好食光」活動,邀請成功鎮三民社區與博愛社區的長者,攜手成功鎮農會家政班,共同體驗傳統包粽習俗。活動透過節慶文化、在地飲食與世代共學結合,讓長者在互動中回味傳統、強化社區連結,現場氣氛溫馨熱鬧。
此次活動以「綠飲食」為主軸,選用成功鎮特產富含營養的鬼頭刀魚與養生食材木虌果,設計出具有地方特色與健康概念的創意粽子。余沛葒講師介紹食材特色及其背後的在地故事,讓參與者不僅學會製作,更在實作中了解食材來源與土地的關係,落實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理念。透過包粽與共食,活動讓長者們不只是參與,更是主動的文化傳承者。
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分署長李正鈞表示,本次活動展現農村「綠色照顧」的實踐精神,透過節慶文化結合地方創意飲食,強化農會與社區間的合作關係,不僅提升長者參與感,更促進世代互助與社區凝聚力。他強調,讓長者從「被照顧」轉變為「主動參與」,是健康老化與活躍老化的重要目標,也是農村社區持續深化「綠飲食」的重要路徑。
活動在香氣四溢的粽香與熱烈掌聲中圓滿落幕。長者們在備料、包粽、共食過程中彼此交流、笑聲不斷,不僅重溫端午記憶,也在互動中編織出屬於成功鎮的溫暖節慶故事。農村水保署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在地特色綠照計畫,讓農村社區長者能在熟悉的土地上,擁有健康、有尊嚴且充滿活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