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鄰太平洋的臺東縣成功鎮三民國小扎根海洋教育,透過海洋教育計畫,於和平分校打造一座海豚窯,啟用典禮中邀請來賓及師生體驗製作手工披薩,運用野菜等傳統食材,一同品嘗部落的山珍海味,未來也將結合海洋、藝術、食農及文化教育發展課程,幫助孩子多元展能。
「我們在做披薩!」校長、家長會長及校友點燃手中的火把,放入窯裡燃燒,以薪火相傳的方式啟用海豚窯,接著來賓、學生體驗製作窯烤披薩,親手擀餅皮、加料,完成後再請老師協助送進窯裡烤熟,所用食材都來自部落,老師說,「大地長出來的野菜,有野莧、山萵苣、龍葵,比較特別的就是蕗蕎。」
位在阿美族部落的三民國小,113學年度透過教育部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計畫,邀請具有製作披薩窯經驗的人士協助建窯,外型雕塑出一隻海豚及飛魚等海洋生物,別具海洋風味,校長曾玉杏說,「我們還有海洋教育,所以很自然的,海豚就出現了,海星就出現,飛魚就出現,接著螃蟹、蝦魚都來了。」
主任田凱臣說,製窯過程中採納學生意見,像是希望海豚多一點微笑、有更多的動態,或加入原住民元素,而窯體上陶魚片也由學生參與製做,學生們利用課餘製作陶片魚,窯體燒製完成後,再讓孩子們一隻一隻親手貼上他們喜歡的位置,「孩子能夠做到的,我們就盡可能讓他做。」
和平海豚窯啟用後,和平分校將做為學習點,開放全縣各校申請體驗,曾玉杏校長說,「不管是戶外,不管是海洋,或者是我們的食農教育,都是一個很好的場域,我們也希望在既有的課程裡面,孩子可以多面向的去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