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加路蘭遊憩區海景遼闊,常年設有大型裝置藝術,每年吸引數十萬人次到訪,但遊憩區靠海一側邊坡受風浪侵蝕嚴重,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進行護岸工程,將在沿岸鋪設消波塊,近日卻遭多方反彈,環保團體認為影響潮間帶生態,附近部落也擔心影響祭典,東管處目前已暫停施工,盼尋求共識。
知名景點加路蘭遊憩區,遼闊海景令人心曠神怡,同時是東管處大地藝術節創作裝置藝術的場域之一,每年有近60萬人次到訪,但遊憩區靠海一側長年遭風浪沖刷,邊坡漸被淘空,觀景土堤逐年崩落。
東管處長林維玲指出,北側尤其嚴重,過去許多設施包括觀景平臺,都已掉到下方的礫石灘,恐危及遊客安全。為此,東管處委託海洋大學研究規畫,將沿著海岸約300公尺埋消波塊,表面則鋪回礫石土方種植植被,以減少海浪侵蝕。
環團認為,加路蘭遊憩區原是自然海岸,當初是利用興建志航基地的廢土填高,本就易受風浪侵蝕,臺東山海共生聯盟執行長蘇雅婷強調,遊憩區並沒有影響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立即性危險,沿岸也沒有重要設施,沒有急迫到要丟消波塊,可以用退縮的方式,讓遊憩區的面積縮小,減少不必要的工程。
由於加路蘭遊憩區旁的潮間帶,鄰近加路蘭部落採捕及文化祭儀場所,部落族人批評,施工前未先與族人溝通,更擔心工程破壞潮間帶。加路蘭部落頭目哈匿扎丮說,只要不影響到潮間帶,部落不反對施工,「但是你(東管處)前面沒有跟我們坐下來好好的談,所以部落是真的很生氣。」
護岸工程原本預計11月底完工,但面對部落及環團的反彈,東管處表示,目前已先暫停施工,強調施工範圍會在高潮線以上,不會在潮間帶,將持續溝通、尋求共識,取得外界認同後再繼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