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學生藝術素養與文化認同,臺東縣府持續推動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豐碩,縣府今(14)日舉辦113學年度國中小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9所學校呈現結合在地文化特色與創意教學的課程,以動、靜態展演分享發展多元藝術教育的成果。
悠揚樂聲迴盪會場,時而清亮、時而柔美,豐年國小直笛社團學生登臺獻奏,為成果發表會揭開序幕。會中表揚藝術深耕計畫執行績優學校,包含豐年國小、三仙國小、新興國小、光明國小、安朔國小(含新化國小分校)及初鹿國小,另外由委員推薦執行成效良好的有加拿國小、龍田國小、廣原國小。
豐年國小直笛社團成立20年,屢獲縣內直笛合奏比賽第一名,取得全國賽資格,並獲取佳績。指導老師之一的李緒純說,學校弱勢學童比例高,透過發展才藝,讓學生有上臺展現自我的機會,提升自信,也經由競賽、展演,走出校園、接觸世界。
在全球化快速變遷的時代脈絡下,培養學生深厚的人文素養與創新能力,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教育處長蔡美瑤表示,縣府推動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多年,涵蓋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傳統技藝等多元課程面向,未來將持續擴大計畫資源挹注,鼓勵更多學校參與。
縣長饒慶鈴表示,期許學子透過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在扎實的學科基礎上,拓展更具創造力與國際視野的學習歷程,讓美感素養成為孩子面對未來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