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管制署今天(13日)召開例行記者會,國內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疫情上升,且較過去有年輕化趨勢,均未曾接種A肝疫苗。經疫調發現一起本土群聚共4例確診個案,彼此間有家戶、職場共同環境暴露,提醒民眾注意維持良好個人衛生及飲食習慣。
A肝是我國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5月11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累計73例確定病例,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其中本土病例56例及境外移入17例,本土病例數為近3年同期新高,是以較年輕的男性與都會區為主,跟往年比較不同之處,是傳染途徑比較多元,而最佳預防方式為維持良好飲食及個人衛生習慣,避免食用未經澈底煮熟的食物。
A型肝炎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可藉由食用、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或經由與感染者親密接觸而感染,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研究資料顯示,暴露後14天內接種A型肝炎疫苗,預防感染的成效高達95%以上,為降低接觸者感染風險,疾管署提供符合條件的接觸者於可傳染期最後一次接觸後14天內公費接種1劑A型肝炎疫苗,請A型肝炎確定個案配合衛生單位調查,提供家庭成員、同住者及親密接觸對象,以利及時提供疫苗。
至於新冠疫情部分,疾管署表示,國內疫情仍持續上升,傳播風險持續,呼籲全民踴躍接種新冠JN.1疫苗,守護自身及親友健康。疾管署進一步說明,雖然新冠病毒感染多為輕症或無症狀,但病程仍有機會發展為中重症,民眾快篩陽性後,如出現下列重症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小於90mmHg或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大於100次/分鐘,請務必立刻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