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文化部首屆百大文化基地 臺東公東教堂入列

2025-05-08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公東高工教堂獲選文化部第1屆「百大文化基地」,成為東部地區極具指標性的文化場域之一。

公東高工教堂獲選文化部第1屆「百大文化基地」,成為東部地區極具指標性的文化場域之一。

文化部日前頒發第1屆「百大文化基地」,位於臺東縣的公東高工教堂獲選入列,成為東部地區極具指標性的文化場域之一,彰顯其在建築藝術、教育精神與社區連結上的深厚價值與影響力。

 

公東高工教堂由天主教白冷會神父錫質平於1957年創校時構思興建,並邀請瑞士籍建築師賈斯特斯·達辛登(Justus Dahinden)設計,於1960年完工。教堂採清水模工法建造,外觀簡潔莊嚴,巧妙融合自然光影、空間層次與宗教象徵,被譽為「臺灣的廊香教堂」,為臺灣現代宗教建築的代表性地標之一。

 

文化部表示,「百大文化基地是一份榮譽,更是一項責任。」除了持續深耕場域經營、發展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外,也期盼以基地為核心,串連在地社區組織、藝文館舍、獨立書店、學校與古蹟聚落等,透過主題策展、導覽解說與實作體驗活動,從點延伸至線與面,擴增文化能量,豐富群眾的文化參與體驗。

 

文化部指出,公東教堂的入選,不僅體現其跨越建築、教育與信仰3者的深刻文化意涵,更是對其長年耕耘的高度肯定。未來,文化部將協助基地規劃主題策展與導覽活動,並透過「文化地圖」數位平臺擴大推廣,讓這座屹立超過一甲子的教堂被更多人看見、理解與珍惜。

 

公東高工校長李恭榮表示,公東教堂不僅是一棟建築,更是一座承載師生信仰與文化傳承的心靈堡壘,獲選為全國百大文化基地之一,不僅是對公東長年投入教育與文化推廣的肯定,更鼓舞學校持續以教堂為核心,推動文化、藝術與社區共創的行動,讓來自各地的訪客在此感受到安定與啟發。

 

李恭榮校長也感謝臺東縣文化處、臺東生活美學館的協助與支持,此次臺東縣共有8個文化基地入選,公東教堂是其中之一,未來學校將積極與其他入選單位合作,串聯在地文化資源,推動導覽開放、文化講座與教育延伸等活動,讓公東教堂成為臺東市民與全臺旅人皆能親近、感受與記憶的文化地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