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教育局舉辦113學年度國中特教盃地板滾球大賽,共有來自北市20所國中24隊、約150位學生參加。賽事氣氛溫馨而熱烈,資源班由士林國中及明德國中分別獲得甲組及乙組的冠軍,特教班由百齡高中國中部、南門國中、福安國中、桃源國中、金華國中及啟聰學校獲得各分組冠軍。
教育局表示,地板滾球是帕拉林匹克正式比賽項目強調策略、專注與合作,深受特教學生喜愛。為強化融合教育並提升身心障礙學生體適能,教育局委託東區特教資源中心負責國中階段適應體育推廣工作、補助器材購置與教練培訓、協助各校隊伍順利參賽,讓特教運動教育在基層持續深耕。明德國中楊雅雯老師分享,孩子們多數是進入國中後透過社團或體驗活動首次接觸這項運動,每週一次的練習,從規則理解到戰術實作,從定點發球到模擬比賽,每一堂課都是心力與默契的磨合。楊雅雯老師並提到,有學長姊即使畢業多年,仍返校擔任助教,甚至有人將地板滾球推廣至長照機構,這份對運動的熱情與傳承,讓她深深感動。
啟聰學校林宜玲老師指出,有自閉特質的學生雖然平日對外界回應極少,但在球場上因同學與老師的鼓勵,逐漸能專注於球,甚至揮手為自己喝采。她表示,比賽的價值不只是成績,而是孩子在比賽中被看見、會為自己加油。此外,地板滾球所帶來的遠不止於運動本身,暖身運動中的拋接球,也能成為人際互動與感官統合的訓練,點滴累積孩子進入社會的基本能力。
啟聰學校吳姿儀老師分享了班上學生小鈞的故事。小鈞是極重度聽障且合併唐氏症與智能障礙的孩子,小時候無法以語言或手語表達,與世界幾近絕隔,直到進入啟聰學校,他才學會第一個屬於自己的語言—手語。當他用手語表示我膝蓋痛時,小鈞媽媽激動地表示,這句話等了十幾年。地板滾球的加入,更讓小鈞從對規則完全陌生到如今能夠完成比賽,讓他活出自己的光芒,也讓家人看見愛可以無聲卻從不缺席。
教育局表示,本次比賽現場,有學生在場邊為隊友加油吶喊,有老師用影像記錄下孩子的突破,也有家長雙手緊握為子女默默打氣,這場比賽拋出的不只是球,更是孩子們自信的希望與蛻變的勇氣。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適性體育活動,讓每位特教學生都能在公平、安全及支持的環境中盡情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