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北市聯醫推多元溫柔生產 水中生產寶寶慶滿月

2025-05-05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為第一例家庭化水中生產寶寶歡慶滿月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為第一例家庭化水中生產寶寶歡慶滿月

5月5日是國際助產師節,也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第一例家庭化水中生產寶寶滿月的日子,產婦蔡小姐全家在助產師林郁晴、產科醫師張伊及婦幼護理團隊的陪同下,與外界分享喜悅,一同見證婦幼專責醫院推動多元友善生產「醫助護」三師共照的最佳案例。

 

水中生產在國內逐漸受到重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醫師張伊指出,研究顯示,水中生產能縮短產程、有效降低產痛,減少會陰撕裂,並促進母嬰親密接觸。而在醫院進行水中生產,當產婦和嬰兒遇到緊急狀況時,能即時提供醫療協助,提升母嬰的安全性。

 

這次婦幼院區第一位水中生產案例蔡小姐是三寶媽,前兩次生產都是由助產師協助,這一次選擇到婦幼院區以水中生產方式產下第三胎,圓了她一直想體驗水中生產的夢。蔡小姐表示,進到水裡面覺得好舒服,在產房內包括醫師和護理師們都為她加油,他們溫柔的陪伴讓她相當感動。生產當天,蔡小姐的丈夫、5歲的女兒和4歲的兒子在產房內全程參與,由小哥哥親手為弟弟剪斷臍帶;生產後,助產師引導孩子們進行胎盤拓印畫作,以藝術方式紀錄特別的時刻。

 

北市聯醫表示,衛福部推動「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助產師重返醫院是現代世界的新潮流,如英國凱特王妃在英國聖瑪莉醫院在助產師照顧下生產,其他國家如荷蘭、紐西蘭、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產婦是由助產師接生模式。

 

婦幼院區表示,「友善多元溫柔生產」依循醫師與助產師的團隊合作照護模式,理念核心在於尊重孕產婦的需求、參與生產過程的決策,確保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獲得支持與關懷。待產過程中,助產師提供專業評估、諮商、關懷,讓產婦感受到獲得支持,建立母嬰親善環境,降低生產風險,進而提升孕產婦滿意度及照護品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