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從民國98年推動「U-start創新創業計畫」,支持青年朋友創業,16年來已扶植1,413組青年團隊成功實現創業夢想,並促成995家新創公司成立,教育部今天(5日)公布今年(114年) 「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第一階段名單,共有77組團隊通過,將獲得50萬元補助及多項輔導資源,幫助青年朋友踏上創業的第一步。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科長呂松青指出,今年「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第一階段有250組報名,相當踴躍,最後有36校77組青創團隊入選,分別在製造技術、創新服務、文創教育以及社會企業等領域,而入選第一階段的團隊,將獲得50萬補助款,包括給團隊的35萬元創業基本開辦費及給學校育成中心的15萬元創業輔導費,另外,還可享有多項創業輔導資源,包括創業門診、U-start Club等協助機制,並結合學校育成輔導資源,團隊可獲得為期6個月的專業輔導,陪伴青創團隊邁出創業第一哩路。
入選第一階段後,各團隊也將積極角逐第二階段,呂松青科長建議,世界已經是地球村,團隊可增加國際化量能,將創業方向看向國際,較能獲得評審的青睞,他也表示,入選第二階段除了可獲得一百萬元創業獎金外,還有更有豐富的資源幫助創業團隊成長,包括創業諮詢門診、實地關懷訪視、創業練功坊及U-start Club交流活動,歡迎青年團隊踴躍爭取。
今年通過第一階段的創業團隊具發展性,如製造技術類國立聯合大學的「再濕箱」團隊,以郵票背膠作為技術靈感開發「再濕膠技術」,消費者僅需在箱子黏著區簡單塗水,即可快速完成封箱,不僅減少膠帶廢棄物,還能降低材料處理成本,提升紙箱回收率;創新服務類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UniCALL DFNDR」團隊,則以AI語音辨識及防護系統提出「護聲符」App,提供語音真偽性的即時偵測、判斷及防護,偵測AI詐騙機率並確保聲音不會被不法份子竄改利用。
文創教育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時間管理規劃本」團隊,推出「國高中生時間管理系統」筆記本結合線上課程,提供時間管理能力培養方案;透過結合紙本與數位資源,幫助採用新課綱的國高中提升學生的時間管理效率,找到學業與生活的平衡。而社會企業類大同大學的「眼護光芒,音樂想你」團隊,開發專為視障者設計的智能運動輔助設備,改善視障者在運動時無法感知環境變化困擾,透過語音提示與感官刺激,幫助視障者在安全、無壓力的環境中,享受獨立運動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