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每年有上百名兒少需要家庭寄養安置服務,其中約3成為身心障礙兒少,但縣內寄養家庭面臨缺乏新血與高齡化等困境,臺東縣政府與臺東家扶中心今(2)日舉辦招募分享會,盼能藉此讓社會大眾瞭解、認同寄養服務,進而投身寄養家庭的行列。
投入寄養服務21年,羅貞妹共照顧了18位寄養童,且多半為視障、肢障、情緒障礙、過動、智能障礙及發展遲緩的兒少,與丈夫2人長時間照顧生活適應困難度極高的孩子,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但經過家人彼此間的溝通,化困境為動力,持續幫助無助失依、身心受創孩子找到溫暖。
「再怎麼樣我們都要去接納這個孩子,包容他過去不是很好的習慣。」羅貞妹說,小孩子被包容了、被接納了,就會露出微笑,感到自在,「看著他們快樂起來了,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幸福。」
年過65歲的羅貞妹,即使到了退休年紀,仍持續投入寄養家庭服務,但目前縣內44戶提供寄養服務的家庭,寄養爸媽平均年齡落在51至60歲,臺東家扶中心表示,缺乏新血與高齡化,仍是目前縣內寄養家庭的困境,需要更多青年家庭接手,投身寄養家庭行列。
臺東家扶中心主任鍾澤胤表示,中心每月持續約有40名兒少安置於寄養家庭,為讓寄養家庭妥適照顧兒少,並獲得支持,中心每年舉辦在職訓練、心理支持與喘息服務,也盼經由分享會,邀請更多符合條件的家庭加入寄養服務,「有更多人加入寄養家庭,我們就能提供更好的環境,讓這些孩子穩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