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臨床表現並非只有「抽搐」,門諾醫院小兒科特約醫師張璽提醒,若孩子經常發呆、說話或動作突然中止,甚至無法清楚表達哪裡不舒服,很可能是「小兒癲癇」,他呼籲家長,提高警覺,讓孩子早期接受診斷與治療。
張璽醫師指出,小兒癲癇是一種可能影響嬰幼兒發展、學習甚至安全的慢性疾病,有些孩子一年可能僅發作一兩次。他提醒,若孩子經常短暫失神或發呆、說話或活動突然中止、半夜驚醒伴隨肢體抽動、出現意識不清的重複動作(如舔嘴唇、揉眼睛)、意外跌倒後無法說明原因,就應該儘速尋求兒童神經專科醫師的協助。
研究顯示,約70%的癲癇患者可透過抗癲癇藥物獲得良好控制,甚至達到停藥的目標。張璽醫師也呼籲家長,小兒神經疾病涵蓋廣泛,只要家長保持積極正向的態度,與醫療團隊共同合作,就可以讓孩子在更好的環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