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陽光基金會呼籲民眾警覺 遠離燒燙傷意外

2025-05-02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承怡9歲時因火災嚴重燒傷,即使成年了仍難忘傷痛

承怡9歲時因火災嚴重燒傷,即使成年了仍難忘傷痛

根據消防署統計,臺灣去年發生上萬次火災,造成共176人死亡、405人受傷,驚人的數字背後,更是一個個破碎的家庭與難以言喻的身心傷痛。陽光基金會執行長舒靜嫻表示,生活中多數的火災及燙傷事件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能在日常生活中隨時保持停、看、聽的警覺性,將不用的電源、瓦斯開關確實關閉及安裝住警器等,這些悲傷就可能不會發生,期盼大眾莫要輕忽生活中隱藏的危險,釀成無法挽回的憾事而後悔莫及。

 

陽光基金會陪伴超過9,000名燒傷倖存者走過劫後人生,依據近3年服務統計,新開案的燒燙傷個案中,發生原因以工作意外佔38%、家庭意外佔37%為大宗。其中,家庭意外又以熱液燙傷(43%)與瓦斯引發(21%)為主因。基金會表示,曾有年僅3個月大的嬰兒因熱液燙傷受創,此外,遭瓦斯引爆導致燒傷的個案中,近7成傷者的燒傷深度和面積達重大傷病等級,傷害程度相當嚴重。

 

陽光基金會表示,承怡在9歲時因爆竹工廠引起的火災中失去摯愛的弟弟,倖存下來的她全身超過70%面積嚴重燒傷,雙手十指焦黑見骨,歷經多次高壓氧才搶救回來,然而手指前端仍萎縮了約2公分。出院後她來到陽光接受復健和兒童心理治療服務,更歷經臉部重建手術,重返校園時並有陽光社教人員入校園宣導,幫助師長同儕了解燒傷並能友善支持她的入學,多年後承怡成為一名社工師從事助人工作。她表示,燒傷後除了生理的痛,更辛苦的是要到很多年以後,才能在爸媽面前提起弟弟;並坦言,即使多年過去,全家人仍需不斷療癒這份傷痛,期盼大眾和企業不要因貪方便忽略發生災害的危險性。

 

陽光基金會呼籲,燒傷事故帶來的不僅是外在創傷,更有長期的心理陰影,從急性治療到復健重建,倖存者需要專業的復健與心理團隊協助,才能把握黃金復健期,儘早恢復生活自理能力、修復心理創傷。期望社會大眾一同慎防燒傷意外的發生,支持陽光燒傷生心理重建服務計畫,幫助燒傷朋友撫平傷痛重建希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