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臺中國家歌劇院友善服務扎實 推出前志工培訓一年

2025-05-01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受過專業培訓的導覽志工以「人導法」一對一陪伴方式為視障朋友導覽介紹歌劇院空間 ©臺中國家歌劇院,攝影黃必賢

受過專業培訓的導覽志工以「人導法」一對一陪伴方式為視障朋友導覽介紹歌劇院空間 ©臺中國家歌劇院,攝影黃必賢

我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有臺北、臺中、高雄三座國家級藝文場館 ,包括「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近年來為了營造特殊需求族群的友善觀賞環境,積極推動友善共融服務。像是臺中國家歌劇院從2018年起推出友善導覽,而推出每項友善服務之前,都會經過扎實、耗時一年的教育訓練,相當「頂真」(臺語「認真」)。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在記者會中表示,臺中國家歌劇院從2018年起推出友善導覽服務,逐年擴增對聽障、視障、肢障、心智障礙朋友的服務,透過手語翻譯、口述影像、五感導覽等軟硬體配套服務體驗歌劇院之美。今年設備再升級,劇場觀眾席新增設多元友善席位,導入Roger聽覺服務系統,協助配戴助聽器或電子耳的民眾;並拓展失智族群服務,讓失智長輩與照顧者也能享受美好藝文生活。

 

臺中國家歌劇院場館服務專員唐資萍分享,歌劇院推出每一項友善服務之前,都會經過扎實的教育訓練,確保工作人員瞭解不同族群的需求以及如何完善地提供服務。像是「視障口述影像導覽」正式上線之前,專案負責同仁與參與此專案的志工們,經過為期一年的培訓及實作演練,才正式推出這項服務。不僅歌劇院同仁與志工,連館內餐廳、商店駐店人員,只要有機會在第一線面對來館民眾的相關人員,都是培訓對象。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友善服務從建築導覽為起點,逐步發展並深化各個項目,將不同需求的族群帶進劇場欣賞節目,參與座談、藝術家特展導覽、工作坊、手作活動等,提供多元藝文體驗。從2018年至今,歌劇院多元友善服務的藝文體驗百餘場,累計已有2,165人次參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