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立臺中一中師生整理出百年實驗室收藏的上百件距今70、80年骨董級實驗器材,測試骨董儀器,編寫操作說明,將整理好資料編列在雲端資料庫,設置「理科時光博物廊」網頁,儀器成功修復後,更令人相當感動。
臺中一中林隆諺校長指出,物理科教師賴奕豪去年暑假展開整理工作,熱情感召同科教師張宇靖幫忙,賴老師還走訪當初出產這些儀器的公司,並利用課餘拍影片,撰寫各儀器的使用說明,如今產出52件儀器說明書,並且與設備組長許瑋琇等教師聯手推出「理科時光博物廊」手冊、筆記本與校慶相關活動。
林校長表示,師生們利用午休測試骨董儀器,編寫操作說明,將整理好資料編列在雲端資料庫,設置「理科時光博物廊」網頁,參觀者掃描對應的NFC貼紙,就會跳出相關說明資料。
臺中一中指出,學生張培恩、許恩與、陳冠瑋編輯密立坎油滴實驗原理,嘗試用舊儀器再現過去實驗,讓塵封儀器再次活化,最困難的地方是「密立坎電量測量器」已停產,找不到說明書,只好參考類似型號操作方式,摸索儀器上裝置與附件功能。
臺中一中強調,骨董物理實驗儀器中,不少儀器功能失效,師生也著手修復。學生陳亮維、翁丞沂、王胤丞修復電阻箱,得先理解構造及實際運作原理,逐步找出儀器損壞原因,再把電阻絲焊接回原處;修復期間不斷確認電表、重新焊接,重複測試過程常有挫折,成功修復後,相當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