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霸凌、性騷或打工詐騙時有所聞,由於明天就是勞動節,臺少盟、臺灣勞工陣線與立委林月琴等人今天(30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教育階段缺乏「勞動教育」,忽視青少年打工的安全,呼籲教育部與勞動部要在校園中推動勞動教育,並訂定《勞動教育促進法》,讓學生在求學階段就理解相關勞動權益,並學會保護自己。
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副秘書長張祐嘉表示,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及警政署統計資料,21到25歲族群為打工詐騙受害最多者,未成年人也屢遭招募至海外從事犯罪行為;截至111年底,237人經鑑定為人口販運被害人,其中弱勢族群占22.78%,112年統計指出,少年嫌疑人中,有兩成涉及詐欺罪,顯示青少年相當需要勞動教育與打工防詐知識以如何保護自己,但這些需求卻長期遭到政府漠視,呼籲勞動部與教育部結合納入既有課綱,讓學生在求學階段就能熟知自己的勞動權益,面對職場霸凌,甚至可能的求職詐騙等,要如何自保。
立委林月琴表示,打工詐騙、職場霸凌、性侵害與性騷擾等都存在職場中,因為缺乏基本的勞動常識與風險,青少年易掉入陷阱或沒有能力自保,建議教育部參考德國,從中小學就教勞動價值、職場技能與權益保障等,讓學生了解實際的勞資爭議。
臺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楊書瑋表示,建議應比照《性別平等教育法》等,訂定《勞動教育促進法》,擴大教育對象至勞工、雇主、政府與學校,並設立勞動教育審議會,統籌政策與教材編撰,從根本建立全民正確勞動意識,實現尊嚴勞動。
臺北市建國中學高三學生曾敬堯表示,教育現場對於勞權保障相關課程的設計,篇幅很少,內容也只是短短帶過,教科書內容與求職現場脫節,學生不知道如何捍衛自己的權益,希望能設計更貼近現實、符合實際需求的知識內容,例如該如何確認薪資、勞健保及待遇符合法規、該如何避免落入求職詐騙陷阱等等。
最後,臺少盟與出席代表呼籲,教育部應將勞動教育納入必修課程內容;勞動部應攜手校園課程內容,加強勞動安全知識推廣及請勞動部儘速推動《勞動教育促進法》,讓職場青少年尊嚴自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