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發展遲緩的孩童發生率為6%至8%,我國6歲以下兒童發展遲緩通報僅佔4.3%,接受療育者更僅有2.7%,顯示許多有發展遲緩狀況的孩子尚未接受評估或療育,衛福部提醒,不要透過打罵的方式管教,要擁抱孩子的不一樣。
如何照顧及教養特殊需求兒少,對家長而言是天天需要面對的難題,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在兒虐案件裡頭有一塊孩童沒有得到治療,家長也沒有得到教養觀念,因此希望喚起這一類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其實在社會、官方都有很多資源可以運用,孩子真的需要接受好的治療跟好的協助,會對他的問題會做一些改善,也不會影響未來發展。
冬青心理治療所心理諮商師金融表示,許多家長都非常彷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在孩子較小的時候比較嚴重,因此就會跟家長解釋與判斷需要哪些額外的幫忙。像是在他的能力範圍內,教他如何幫忙控制自己的衝動,還有如何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來,等到孩子長大後,轉捩點大概是12至13歲的時候,孩子功能就發展得差不多了,就慢慢不需要藥物,因此會跟家長說有一段時間比較辛苦,孩子會需要額外的幫忙。
衛福部表示,每位孩子都有不同特質,特殊需求孩子只要盡早發現,妥善運用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社區療育服務單位、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等相關醫療、教養資源,未來的發展也能跟一般孩子一樣,別讓孩子困在症狀中,盡早尋求協助,陪伴孩子走出特殊需求症狀的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