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NG睡眠行為恐致嬰兒猝死 國健署呼籲家長避免

2025-04-21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許多家長為了讓嬰兒有個漂亮的頭型,選擇讓小朋友趴睡,但是研究顯示,趴睡是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國健署特別拍攝影片揪出五大NG行為提醒家長,希望降低嬰兒死亡的風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仍是國內嬰兒十大死因之一,分析衛生福利部六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發現,不安全的睡姿如趴睡、側睡等,造成嬰兒窒息、呼吸道阻塞或異物遮蔽口鼻,是造成嬰兒猝死的重要原因,另外,不安全的睡眠環境如與他人同床、使用枕頭、軟床、護欄、棉被、凌亂環境或嗆奶等,也是造成嬰兒猝死的原因。

 

國健署提醒家長、照顧者及居家托育人員,不可忽視安全睡眠環境的重要性,以降低與睡眠相關的死亡風險。國健署同時也邀請醫師拍攝影片,提醒避免5大NG行為,包括寶寶「不趴睡」、「不用枕」、嬰兒床「不鬆軟」、睡眠環境「不悶熱」及與寶寶「不同床」,以確保孩子的安全。

 

此外,國健署也提醒家長,還應注意餵奶時或剛喝完奶,不應讓寶寶立即躺平或趴睡於大人身上,以防溢奶、吐奶導致窒息的風險,建議餵奶後輕拍背部幫助排氣,並隨時留意寶寶狀況。相關的育兒資訊,可參閱兒童健康手冊第50頁「嬰兒猝死防治措施」及第51頁「安全睡眠環境」,也可上國健署網站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