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顫抖症盛行在高齡族群,為找出引起顫抖的機制並協助民眾疾病診斷與治療,在國科會腦科技專案計畫及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計畫支持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潘明楷副教授研究團隊發現顫抖症的核心機制及治療契機,透過週期電刺激術干擾顫抖的頻率,可緩解病患顫抖症狀。
國科會表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潘明楷副教授研究團隊在顫抖症的致病機轉領域長期深耕,關於神經迴路的動態變化及頻率調控研究上,已達世界頂尖的地位,以光電科技為主的動態神經記錄更是其中的強項。
潘明楷副教授表示,研究成果首次將「精確、定量的神經計算機制」引入生物學領域,跨領域整合以物理學及數學的精度,將顫抖頻率等生命現象轉化成可以定量的數字。原發性顫抖症是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在高齡族群盛行率為帕金森氏症的5倍,產生的動作性顫抖大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嚴重手部抖動影響飲食習慣等。
潘明楷副教授補充,原發性顫抖症病患顫抖頻率是每秒4到12次,為追蹤高速頻率變化,研究團隊開發一系列光電技術,運用所開發小腦腦波技術,找出小腦內的共振迴路,證實小腦神經細胞是利用群體效應形成平均放電頻率,如同幾千個神經元同時運算,藉由大數法則形成的平均值,產生精準且穩定的顫抖頻率控制,團隊透過光學頻率刺激設計可調整顫抖症小鼠的顫抖頻率,並在臨床應用上,藉由非侵入性的穿顱交流電刺激,干擾小腦共振頻率的穩定度,有效緩解病患顫抖症狀。
國科會表示,潘副教授團隊從疾病形成的定性描述到定量計算,是生醫科學躍進的重要關鍵,期待醫學及光電科技的交匯,能由本質上改變生物學,為生醫產業發展與醫學領域帶來新一波革命,此一系列成果也發表在「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國際頂尖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