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今天(8日)宣布,建置的新一代超級電腦「創進一號」(Forerunner 1),正式開始提供服務,接替除役的台灣杉一號。CPU架構的創進一號適用於各類高效能計算工作,包括氣候預測、天體物理模擬、工程設計與模擬等多個研究領域,將為這些領域提供計算資源支持。
國研院國網中心表示,創進一號從2023年開始建置,設於國網中心臺南分部,目的在提供學研界所需的高速計算資源。創進一號以CPU架構建置,擁有558台x86-64架構的計算節點,共62,496個計算核心,整體效能最高達3.5 Petaflops ,9.2 PB儲存能量。此外首次於主機設有40台ARM架構計算節點,供使用者作先行的異質架構測試使用,以作為國網中心日後建置新主機的參考。
國研院國網中心說明,創進一號與台灣杉三號使用相同的SLURM排程系統與InfiniBand高效能網路,延伸其高效能、擴展性和可靠性,使用者無需重新學習job script語法,多數程式碼只需稍微調整並重新編譯後即可使用。
國研院國網中心張朝亮主任表示,創進一號主要接替2017年建置的台灣杉一號(1.7 Petaflops),以更好的能源效率提升計算效能。國網中心會逐步建立更強大的計算基礎設施,今年底將完成16 Petaflops的GPU算力建置,以適應大型語言模型以及數據驅動等人工智慧相關研究與應用需求;並依循國際先進國家高速計算建置趨勢,以2028年前完成建置200-300 Petaflops算力為目標,進一步推動臺灣在全球科技研發領域的競爭力。
隨著創進一號的上線,國研院國網中心將持續推動高速計算技術的發展,為臺灣的科技創新提供後勤支援,助力各界推動數位轉型,促使臺灣在國際科技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創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