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管制署今天(14日)召開例行記者會,上週COVID-19併發症新增246例,13例死亡病例;腸病毒正處流行期,上週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8%,預測未來一週「腸病毒處流行期且持續上升、近期降雨導致積水容器增加與病媒蚊孳生,具疫情傳播風險。」疾管署提醒民眾要記得施打疫苗與注意孩童身體狀況。
國內腸病毒處流行期,上週新增256個班級停課,比起上上週新增30班,目前腸病毒急門診就診人次有1萬7千多人次,與上週相比也有增加的現象,超過目前流行閾值,正處流行期,為了避免腸病毒透過幼童頻繁互動傳播,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呼籲,請幼兒照顧者加強手部衛生及做好環境消毒,留意學童間的傳播風險,也要注意孩童是否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另外,因應A肝疫苗驗收未通過,針筒外、橡皮封蓋、外盒有殘膠,已陸續封存,並要求廠商儘速安排換貨,影響國內疫苗供應,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醫師表示,換貨的時候會有空窗期,國內常規幼兒A肝疫苗接種期程為滿12-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至少6個月接種第2劑,但根據研究結果指出,有效性與安全性不會受到間隔時間影響,請家長不用擔心,目前還有4萬劑,預計9月會恢復穩定供貨。
近期受鋒面影響,國內各地均出現降雨情形,且氣溫有利於病媒蚊孳生,疾管署呼籲民眾平時應做好環境管理,減少登革熱的發生,降雨過後應落實「巡、倒、清、刷」,仔細巡視家戶內外是否積水容器並將積水倒掉,如廢棄浴缸、水族箱等大型廢棄容器,可連絡清潔隊協助清運,使用中的儲水容器請務必刷洗並加蓋或加掛細網,避免孳生病媒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