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AI勢不可擋! 清大人文課程融入生成式AI教學

2024-02-29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清華大學迎向AI浪潮,新學期在人設學院開設生成式AI融入教學課程,並在今天舉辦記者會對外說明。圖為清大校長高為元(左二)、教務長巫勇賢(右二)及兩名代表同學吳庭儀(左一)、洪睿辰。

清華大學迎向AI浪潮,新學期在人設學院開設生成式AI融入教學課程,並在今天舉辦記者會對外說明。圖為清大校長高為元(左二)、教務長巫勇賢(右二)及兩名代表同學吳庭儀(左一)、洪睿辰。

 

AI浪潮來襲,不僅理工學生要懂AI、學AI,人文領域的學生也不能置身事外,國立清華大學2月開始的新學期,在人文社會領域的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引導中文、歷史等科系的學生善用ChatGPT等工具,讓AI成為學習幫手。

 

 

迎接AI時代,國立清華大學是率全臺之先,針對生成式AI成立工作小組的大學,除了為全校學生開設一系列AI通識課程及工作坊外,新學期開設的歷史及社會文化分析等人文社會課程還將結合生成式AI教學。

 

清華大學教務長巫勇賢表示,為了幫助人文社會領域學生認識AI,清華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錄製了一套「人文社會AI導論」線上微課程,為學生的AI基礎知識打底。有心深入AI領域的人社學生還可選修「人工智慧與應用」基礎19學分及進階21學分的學程,全面強化系統性學習。

 

而從本月開始的新學期,還新開了5門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包括清華學院新增「社會文化分析」、「科技與社會」;人文社會學院開設「生成式AI指令」與「歷史學習及研究」,以及科技管理學院開設「人工智慧法律與政策」,今年九月新學年開始,生醫學院的醫學人文課程也會跟進結合AI教學,開設「同理心與社會關懷的建立」。

 

巫勇賢指出,人社領域學生的專長在於「以人為本」的思辨能力,這是AI難以取代的,在AI技術的加持下,人社領域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語言文字的分析、評估社會影響、開發教學科技、優化政策機制,讓AI更適切地為人所用。

 

他示範使用ChatGPT為沒有標點的文言文斷句,正確率非常高,甚至在解析韓愈文章時,也頗有見解,另外,AI也可以成為小組討論的另一位組員,與學生提問互動,巫勇賢說,當ChatGPT可以幫學生處理文言文斷句時,學生就有更多時間可以分析文章背後的政治、經濟局勢及思辯與討論,這就是學生未來要培養的能力。

 

清華人社院學士班大四生洪睿辰未來想成為編劇,但是面對AI的挑戰,他覺得應該找到方法使用它,他上學期就選修了校內的AI課程,並將ChatGPT應用在編劇領域。他發現將生成式AI用在蒐集素材、解讀劇本時,可以事半功倍;但它編出的故事卻缺乏原創性及獨特性,這讓洪睿辰堅信現在的AI科技仍無法取代人類創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