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開學後憂兒虐事件增 衛福部提醒家長要正向管教

2024-02-15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去年全國兒少通報事件超過12萬件次,相較111年約成長2成,其中屬兒少遭家長不當對待事件成長7%。衛福部保護司指出,兒少不當對待以幼兒體罰為主,施暴者多是主要照顧者,尤其近期學校開學,根據經驗,開學2到4周是兒虐高峰,呼籲家長提前安排收心,面對爭端要冷靜處理。

 

兒少保護案件通報成案,1年約1萬6千件到2萬件,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放完長假,開學時可能因生活作息打亂,會出現上課遲到、寒假作業沒寫等,與父母相處時關係較緊張,衝突也會更為嚴重,提醒家長開學後一個月是兒虐的高峰期,請家長要幫孩子做好收心操,把孩子的生活作息調整到平常上課的頻率。

 

司長張秀鴛說明,家長管教方式應從打罵式管教改為正向管教,若管教不來者可尋求專家或替代性照顧來協助,包含其他家人、跟孩子較熟悉的親友或保母,比較了解孩子生活習性的,「不要硬碰硬」,家長可以先離開現場,等孩子情緒冷靜之後,再來做溝通與說明。

 

保護司提醒,家長切勿因一時情緒失控而傷害兒少,雖然體罰可能當下有效,但會破壞親子間的關係,甚至嚴重影響兒少的身心發展,因此如果有管教上的衝突或溝通不良時,不妨先採取深呼吸恢復冷靜或是先離場,等待孩子準備好再與孩子嘗試溝通。

相關新聞